一样平常来说,非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持股方法分为直接持股和间接持股两大类,直接持股即由激励工具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间接持股则是激励工具通过持有持股平台的份额或股权,间接持有实验股权激励妄想的企业的股权。持股平台可设立有限责任公司、有限合资企业两种,在实践中有限合资企业作为持股平台的做法最为普遍。就非上市公司而言,股权激励的纳税节点主要分为“激励工具取得激励股权”、“激励工具持有激励股权时代获得股息分红”以及“激励工具转让激励股权”。在差别的持股方法下,差别纳税节点时,激励工具需肩负的纳税义务差别。

若通过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则保存双重征税的问题,现实税率是40%。详细剖析如下:首先,持股平台转让持有的非上市公司股权,凭证《企业所得税法》的划定,持股平台转让激励股权所得收益属于“转让工业收入”,应一次性计入确认收入的年度盘算缴纳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然后,关于激励工具转让持股平台股权所得收益,凭证20%的税率缴纳小我私家所得税,详细盘算方法为:25%+(1-25%)*20%=40%。
若通过有限合资企业持股,凭证《关于小我私家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投资者征收小我私家所得税的划定》第四条以及《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切实增强高收入者小我私家所得税征管的通知》的划定,激励工具应凭证小我私家所得税“谋划所得”的划定,适用5%-35%的逾额累进税率盘算缴纳小我私家所得税。由此可见,有限责任公司持股平台、有限合资企业持股的平台税负压力均比自然人直接持股压力大,是否有解决计划呢?这就涉及到《关于完善股权激励和手艺入股有关所得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6〕101号)的相关划定。凭证财税〔2016〕101号第一条划定,非上市公司授予本公司员工的股票期权、股权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权奖励,切合划定条件的,经向主管税务机关备案,可实验递延纳税政策,即员工在取得股权激励时可暂不纳税,递延至转让该股权时纳税;股权转让时,凭证股权转让收入减除股权取得本钱以及合理税费后的差额,适用“工业转让所得”项目,凭证20%的税率盘算缴纳小我私家所得税。递延纳税的适用条件:非上市公司实验股权激励,只有在同时知足以下七个条件时才可享受递延纳税政策
需要注重的是,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股的员工是否可以适用递延纳税政策有较大争议。首先,凭证101号文划定的激励标的应为境内住民企业的“本公司股权”,严酷来说应为直接持有的公司股份,那么在规则上现实上已经扫除了以持股平台间接持股方法实验的股权激励来适用递延纳税政策。可是也有看法以为,设立持股平台的起点往往是确保公司控制权和便于管理激励工具,若是持股平台不保存实质的谋划营业,且切合101号文中的7个条件,实质上持股平台的公司员工也应当享受101号文的相关税收优惠。对“本公司股权”作从宽心释,将间接持股模式纳入递延纳税政策的笼罩规模内,更切合现实重于形式的原则。差别地区的税务实践也保存差别,除北京与重庆的税务主管机关明确榨取公司员工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份享受财税【2016】101号文中的相关税收优惠,也有少部分企业在IPO历程中通过持股平台完成了递延纳税备案,好比百奥泰(688177),润阳科技(300920),致远新能(300920)。在这个问题上,现在实务操作中尚保存不确定性,建议企业在制订股权激励妄想时提前与外地的主管税务机构举行咨询与相同。